当前位置: > 论文中心 > 建筑论文 >

关于公路景观与线型设计(2)

时间:2014-07-11 11:56 点击:
纵断面设计应注意以下三点: (1)、位于两条凹曲线之间的切线,特别是短切线,可能成为比较别扭的路段,设计时应避免。 (2)、一段长直线的路段,若其中有一段短而低的竖曲线,在远距离路段观看可能导致视线的不

  纵断面设计应注意以下三点:

  (1)、位于两条凹曲线之间的切线,特别是短切线,可能成为比较别扭的路段,设计时应避免。

  (2)、一段长直线的路段,若其中有一段短而低的竖曲线,在远距离路段观看可能导致视线的不连贯。因为从透视图上看,坡顶后面的路面产生宽度突变点,即突然变窄(图10)。

  (3)、当一连串的变坡点形成一条阶梯,不论在平曲线内还是在直线段内,如果同时看到两个坡顶,将在视觉上形成不舒适的感觉(图11)。

  4、平纵结合

  按照《公路路线设计规范》的要求,行车速度≥60km/h,应注重平纵横立体线型的设计,尽量使线型连续、指标均衡、视觉良好、景观协调、安全舒适;因此平纵面结合时应尽量达到“平包竖”的要求,同时尽量避免长直线与陡坡的结合、长陡纵坡与小半径平曲线的结合,小半径的竖曲线与小半径的平曲线的结合,虽然都满足“平包竖”的要求,但对行车的安全极为不利。

  平纵的结合必须注意与路线所经地区的环境相配合,如孤山、湖泊、大树或人工建筑物如水坝、桥梁、农舍等,以消除景观单调感;同时尽量时驾驶员能看清前方显著的风景及建筑物;平纵结合必须在视觉上自然诱导驾驶员的视线,保持视觉的连续性。

  四、横断面设计

  横断面设计中的景观主要集中在挖、填边坡的处理方式及道路相关的布置上,在景区公路设计时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大填大挖,并将边坡放缓。(如图12)。

  其实只要对边沟进行一些调整,一改以往窄而深的浆砌片石边沟,以宽而浅的浅碟水沟代之,加之在路两侧的景观和绿化的设计,将会在视觉上令驾驶员感到轻松、愉悦。一般边坡越缓越利于植被的恢复生长,也易于周围环境的协调。

  当一条与等高线平行布设的道路在路堑开挖后有一小块突边留下,这时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后再处理,比如下边坡不高的情况下可将小突块清除(如图13),如果下边坡比较高,且平纵线型接近规范极限值时,则应考虑行车的安全,可以考虑用小突块作为保护设施以保证行车的安全。(如图14),设计时半填半挖的现象比较常见,但半填半挖路段附近难免有斜坡上全填的现象,如果不注意,路基与上边坡连接处将会出现不雅的现象,这时如果将靠近上边坡一侧的凹坑整修,使路基与上边坡的连接圆滑、平坦,同时要做好排水设施。(如图15)。

  在保证路基设计洪水位的情况下,路基设计标高稍低于原地坪标高也可以减少对周围环境影响的效果,此种设计不仅保护路外视点观景时不被遮挡,同时也是防止车流噪声外泄的一种极佳方法,但为了达到项目的节约投资的效果,不宜将路基设计标高降得很低,以免增大土石方量,如需要设置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时,最好将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布置于道路上方,这样可以给行人以愉悦、舒适、安全的感觉(如图16)。

  对于高路堤路段,常常给人以封闭、压抑之感,且在天空的衬托下形成黑影轮廓,这时我们应该改变以往的设计观点,在坡脚以外种植成片的高大乔木,则可以改善路堤的景观(如图17)。

  公路给附近的居民带来方便,同时又对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,沿线有居民宅的路段,应设置隔音设施,如隔音墙、土堤式声屏障等。隔音墙常用于公路两侧保护要求较高的建筑物或其他设施;而土堤式声屏障则作为降噪的一种方式,两者可同时使用。在环保理念不断提高的社会,我们应该提倡土堤声屏障与隔音墙结合使用,以达到“绿色公路”的理念(如图18)。

  五、结语

  公路设计时要从审美学的角度出发,首先要适应自然地貌,其次要满足人们的审美情趣和舒适的心理需求,使人沿着一条以极好的视野延伸的公路旅行,给其留下美好的印象。

  参考文献:

  [1]《公路路线设计规范》JTG D20-2006.人民交通出版社.2006.

  [2] 交通部公路司.《新理念公路设计指南》(2005版).人民交通出版社.2005.

  [3] 王树青.《<公路路线设计规范>贯彻实施与公路路线设计规范指南》.中国交通出版社.2006.

  [4] 张阳.《公路景观学》.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.2004.


   论文榜(www.zglwb.com),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、投稿辅导的网站。
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,寻求投稿辅导代理,快速投稿辅导,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:省级投稿辅导/国家级投稿辅导/核心期刊投稿辅导//职称投稿辅导。


栏目列表
联系方式
推荐内容
 
QQ在线咨询
投稿辅导热线:
189-6119-6312
微信号咨询:
18961196312